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上海市推薦申報工作的通知
各區文化和旅游局、有關單位:
根據《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推薦申報工作的通知》(辦非遺發〔2022〕85號),文化和旅游部將于近期開展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以下簡稱“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認定工作。現就涉及本市的推薦申報工作相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深入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工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切實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保護傳承工作水平。
二、認定標準
第六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認定工作將嚴格按標準開展推薦認定,關注代表性傳承人技能藝能、傳承實踐相關情況等,重視部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以下簡稱“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空缺、隊伍老化等問題,著力加強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梯隊建設。
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中國公民可以申請或者被推薦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一)技藝精湛,熟練掌握其傳承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知識和核心技藝,傳承實踐累計25年以上;
(二)在該項目相關領域具有代表性,并在項目申報地區具有較大影響,獲得廣泛認可;
(三)在該項目的傳承中具有重要作用,積極開展傳承活動、培養后繼人才,志愿面向社會傳承,身體健康;
(四)愛國敬業,遵紀守法,德藝雙馨;
(五)已被我局認定為該項目的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以下簡稱“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三、推薦申報范圍
推薦申報相關工作要突出目標導向,穩慎認定、優中選優、循序漸進;要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部分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空缺、隊伍老化等問題,側重考慮從目前沒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和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總體年齡較大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中推薦申報。
對于集體傳承、大眾實踐的項目,建議穩慎推薦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確需推薦的,應在相關項目的保護傳承中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得到廣泛認可。
從事非遺資料收集、整理和研究的人員,不得推薦申報。
四、推薦申報名額
上海市向文化和旅游部提出推薦申報的名額共35名。各區文化和旅游局、本市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市屬保護單位(以下簡稱“市屬保護單位”)的推薦名額如下:
(一)本市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每個項目的推薦人選不超過2名;
(二)本市第一至第四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中,尚無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或者曾經認定過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但傳承人已去世、目前已無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項目,每個項目的推薦人選不超過2名;
(三)已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但傳承人總體年齡較大、難以開展傳承工作的項目,每個項目最多可推薦1名人選;
(四)已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但因傳承工作確有需要、亟需補充的項目,每個項目最多可推薦1名人選。
五、推薦申報程序
(一)提出推薦人選。各區文化和旅游局、市屬保護單位根據推薦申報名額,提出推薦人選。
(二)做好信息公開。推薦人選產生過程中,各區文化和旅游局、市屬保護單位要做好政策信息公開,確保本區、本單位符合條件的傳承人知情。推薦人選產生后,各區文化和旅游局、市屬保護單位應當在政務網站、單位等渠道和場所對推薦人選進行公示。
(三)材料提交受理。各區文化和旅游局、市屬保護單位將公示后確定的推薦人選的推薦申報材料提交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設材料受理窗口。
(四)組織專家評審。市文化和旅游局收到推薦申報材料后,將組織專家進行評審,經市文化和旅游局政府網站等渠道公示后確定推薦人選。
(五)后續申報工作。市文化和旅游局根據文化和旅游部的工作要求,組織開展本市推薦人選的推薦申報材料修改完善、推薦申報片攝制、網上材料填報、補充政審材料等后續申報工作。
后續申報的具體工作要求,將在本市推薦人選產生后另行通知。
六、推薦申報材料
(一)推薦報告。區文化和旅游局、市屬保護單位向市文化和旅游局推薦本區或本單位申報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推薦報告,主要包括:
1.區文化和旅游局或市屬保護單位對推薦申報工作總體情況簡要說明;
2.推薦申報名單(見附件1)。
(二)推薦申報書(見附件2)。
推薦申報材料應突出申報人的代表性和影響力、授徒傳藝和掌握核心技能藝能情況,確保真實準確,如發現隱瞞事實、偽造材料等情況,則取消參評資格。
上述材料均需提交紙質版本,推薦報告一式一份,推薦申報書一式九份,確保簽章齊全。推薦報告隨推薦申報書一并報送至受理窗口,不必單獨寄送市文化和旅游局。另需以U盤形式提交上述材料(含推薦申報書中相關照片文件等)的電子版本。
七、截止時間
推薦申報材料提交截止時間:2022年8月15日。
八、組織保障
(一)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是非遺的重要承載者和傳遞者,掌握著非遺的專業知識和精湛技藝,是非遺活態傳承的代表性人物。加強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人才隊伍建設,對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各區文化和旅游局、市屬保護單位要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強化責任擔當,認真組織實施,將具有廣泛群眾基礎、掌握精湛技藝的人選推薦出來,推動建設一支能夠切實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促進非遺賡續傳承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隊伍。
(二)以傳承為中心,嚴格標準程序。各區文化和旅游局、市屬保護單位要著眼于非遺的有效傳承,注重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審慎推薦申報,不斷完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隊伍的梯次構成、覆蓋范圍。要堅持標準要求,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地開展人員遴選、推薦評審等工作,確保推薦人選符合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資格條件。嚴格履行申報、審核、公示、推薦等程序,科學合理安排各階段工作,可根據需要靈活設置現場答辯等程序,確保在規定時限內高效優質完成申報工作。
(三)堅持人民立場,加強指導幫扶。各區文化和旅游局、市屬保護單位要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貫徹推薦申報工作始終,堅持為民服務、節儉辦事原則,因地制宜采取針對性措施,在材料整理填報等方面加強對代表性傳承人的指導和服務,對存在困難的代表性傳承人的申報工作予以支持幫助,保障推薦申報工作順利開展。
(四)嚴守紀律規矩,自覺接受監督。各區文化和旅游局、市屬保護單位及相關人員要嚴格遵守工作紀律和廉潔紀律,杜絕徇私舞弊,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九、聯系方式
(一)政策咨詢
聯系單位: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質文化遺產處
聯 系 人:葛永銘、王潤清
聯系電話:23118215、23118217
(二)材料受理
受理單位: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辦公室
聯 系 人:張昱、林靜
聯系電話:54244632、54241178
地 址:徐匯區古宜路125號
郵 編:200235
特此通知。
附件:
1.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推薦申報名單
2.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傳承人推薦申報表(文化和旅游部原表)?
2022年7月1日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