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促進企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滬崇發改規〔2022〕1號
各鄉、鎮人民政府,區政府各委、辦、局,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發改委《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市政府《上海市全力抗疫情助企業促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有關要求,綜合實施退稅減稅、降費讓利、房租減免、財政補貼、金融支持、援企穩崗等助企紓困政策,根據區政府工作安排,區發展改革委牽頭制定了《崇明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促進企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經2022年區政府第5次常務會議、二屆區委常委會第13次會議研究通過,現印發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附件:崇明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促進企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
上海市崇明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2年4月11日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落實上海市委、市政府關于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減輕市場主體負擔,在貫徹落實《上海市全力抗疫情助企業促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基礎上,結合本區實際,提出以下政策。具體如下:
一、支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1.對符合條件的企業防疫和消殺支出地方財政給予補貼支持。對零售、餐飲、郵政快遞外賣和春耕農資保供企業重點崗位從業人員按照防疫要求定期開展核酸及抗原檢測的費用,給予全額補貼支持。對零售、餐飲、郵政快遞外賣和使用進口冷鏈食品作為原料的食品生產企業防疫消殺的支出,給予補貼支持。對交通場站、交通設施行業和出租企業、冷鏈相關企業人員核酸及抗原檢測的費用,給予全額補貼支持。對建設、施工、市重大應急項目材料保障的企業(混凝土企業等)在防疫物資、核酸及抗原檢測等方面,給予補貼支持。(責任單位:區經委、區交通委、區市場監管局、區建設管理委、寶山郵政管理局、區財政局)
2.向抗疫一線人員發放臨時性補助補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落實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臨時性工作補助。向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的社區工作者適當發放臨時性工作補助,向社區志愿者適當發放臨時性補貼。對疫情防控一線職工,特別是醫務人員、社區工作人員、公安干警、物資保障和生產一線職工等開展慰問。(責任單位:區衛生健康委、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區民政局、區財政局、區總工會)
3.利用經營性場所作為集中隔離點的,按照本區集中隔離酒店和健康監測指定酒店相關保障方案執行。(責任單位:區民政局、區文化旅游局、區財政局)
二、加強防疫和生活物資保障供應
4.加強糧食供應保障。在疫情防控期間,區屬國有企業建設應急保障糧食倉儲、冷庫、烘干、加工、包裝等固定資產投資及設施設備提升并投產運營的,給予固定資產投資總額50%補貼。涉及糧食保供相關環節及特殊事項的,按照一事一議原則執行。在符合耕地用途有關規定的前提下,由區級層面統籌空間布局和設施農業用地指標,滿足重點應急保供糧食生產龍頭企業生產和產能提升需求。對承擔全區疫情防控期間主副食品保供任務的企業,按照一事一議原則,經區政府審批同意后按照相關文件,給予一定的財政經費補貼。(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委、區規劃資源局、區經委)
5.加強蔬菜穩供保障。加大疫情防控期間蔬菜種植面積,針對經行業認定的農業生產主體臨時征用的水稻種植地塊或其他閑置地塊搶種蔬菜的,可參照綠葉菜核心基地享受1100元/畝補貼,同時,被征用地塊的農業主體原享受的綠肥、深翻等農業補貼不受影響,政府對搶種的綠葉菜具有優先采購權。對沒有按照技術部門的技術要求開展種植的不予以補貼。加大對綠葉菜生產的支持,加大疫情防控期間綠葉菜價格保險力度,實現搶種補種農戶愿保盡保。蔬菜生產主體在神農口袋平臺上進行上海市綠葉菜價格保險的投保,投保對象今年擴大為青菜、杭白菜、生菜、米莧、雞毛菜、芹菜、菠菜、蕹菜8個品種,時間為全年承保。支持在疫情防控期間搶種擴種綠葉菜,將4月30日前采收上市的搶種擴種綠葉菜納入補貼范圍,全年綠葉菜單位面積補貼上限為6個畝次。(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委)
6.加大對肉蛋類等農產品保障供應重點企業的扶持力度。經區農業農村委認定的重點肉蛋類保供單位,在疫情防控期間保障本區各鄉鎮供應量需求的,根據實際供應量給予補貼,其中豬肉補貼標準為4元/公斤、雞蛋補貼標準為 0.04元/枚。每個保供單位最高限額不超過50萬元。(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委)
7.加大農產品物流配送補貼扶持力度。經鄉鎮審核上報、區農業農村委認定的重點農產品保供單位,在疫情防控期間使用自有物流或第三方物流,整車運輸崇明農產品至上海(包括崇明區),實施差異化補貼,服務上海市場按照200元/車次、服務本區市場按照100元/車次的標準給予農產品物流專項補貼。(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委)
8.集貿市場作為生活物資保障供應、服務民生的基礎性行業,在疫情防控期間發揮了積極作用,鼓勵各鄉鎮根據集貿市場的實際貢獻情況和損失情況給予補貼。(責任單位:區經委)
9.支持發展新就業形態。以出行、外賣、即時配送和同城貨運行業為重點,開展新就業形態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工作,優先解決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問題;推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互助保障計劃”,幫助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高抵御和防范疾病、意外風險的能力。(責任單位: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區總工會)
三、支持企業平穩過渡
10.減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房屋租金。對承租本區國有企業房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免除2022年3個月租金;2022年被列為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的鄉鎮行政區域內承租本區國有企業房屋的,或因落實防疫要求嚴重影響經營活動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再增加免除3個月租金,全年合計免除6個月租金。對間接承租的,應確保租金減免落到實處,使實際經營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最終受益。對租用其他經營性房產、土地的,鼓勵業主為租戶減免租金。(責任單位:區國資委、區經委、區財政局、各區屬企業、各鄉鎮)
11.加強對中小微企業的政策性擔保貸款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強與市擔保中心的合作,實施中小微企業生態發展貸擔保費用全額補貼。(責任單位:區財政局)
12.加強對農產品保障企業的金融支持。進一步加強與市擔保中心溝通,對于符合條件的市級以上示范社、區級以上龍頭企業及經區農業農村委認定的產業聯合體,增加信用擔保額度。(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委、區財政局)
13.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對疫情防控期間發生還貸困難的中小微企業,提供綠色通道服務。加快貸款展期辦理、為企業調整還款計劃,支持企業恢復生產經營。(責任單位:區財政局)
14.延續執行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率政策。本市失業保險繼續執行1%的繳費比例,其中單位繳費比例0.5%, 個人繳費比例0.5%。本市一類至八類行業用人單位工傷保險基準費率,繼續在國家規定的行業基準費率基礎上下調20%。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照規定考核用人單位工傷保險浮動費率時,按照調整后的行業基準費率執行。(責任單位: 市社保中心崇明分中心、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15.實施線上職業培訓補貼政策。對受疫情影響的本區各類企業、社會組織等用人單位,對本單位實際用工的從業人員開展的與本單位主營業務相關的各類線上職業培訓,按照有關規定給予線上職業培訓補貼,2022年每人可享受的補貼次數不超過3次。(責任單位: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16.加快資金撥付,對符合各類扶持補貼政策條件的項目經責任部門初審后財政及時撥付。(責任單位:區財政局)
四、支持重點行業的恢復發展
17.實施餐飲等生活服務業紓困扶持措施。引導電子商務、外賣等互聯網平臺進一步下調餐飲、住宿、家政等受疫情影響的生活服務業企業服務費標準,降低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服務傭金、店鋪押金、宣傳推廣等線上經營成本。鼓勵電信運營企業設計推廣適合小微企業經營發展的產品和應用并降低資費,對餐飲、住宿、家政等生活服務業小微企業免費提供3個月的云服務、移動辦公服務等。創新融資方式,鼓勵金融機構利用應收賬款、訂單等信息向餐飲企業發放信用貸款。(責任單位:區經委)
本措施執行期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2年底(具體政策措施明確執行期限的,從其規定),由相關責任單位出臺實施細則和申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