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區2021年度農業科創項目申報指南
為發揮前瞻性技術對現代農業支撐引領作用,加強農業領域的科技創新與應用研究,促進崇明都市現代綠色農業高質量發展,實現“高科技、高品質、高附加值”發展目標,上海市崇明區農業農村委員會特發布2021年度農業科創項目申報指南。
一、申報范圍
專題一:種源農業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
課題1 崇明香酥芋種質資源保護與創新研究
研究內容:(1)在崇明區廣泛收集崇明香酥芋種質資源,對收集的種質資源進行主要農藝性狀和純度調查,對于符合本地特色的種質材料進行組織培養。(2)對崇明香酥芋的重要基因進行分子標記,建立重要農藝性狀的關聯分子標記體系。(3)優化組織培養體系,探索種薯快繁技術,測定品質和產量性狀。(4)對已經組培脫毒、提純復壯的崇明香酥芋進行品種申請認定,進行種子繁育。(5)建立特色蔬菜品種的綠色安全生產技術體系,優化崇明香酥芋脫毒快繁組培技術體系,建立生產脫毒原原種的技術體系。
考核指標:(1)認定品種1個,建立崇明香酥芋種質資源圃3~5畝;(2)鑒定風味物質、營養成分及糯性相關的關鍵組份,對重要基因進行分子標記;(3)建立香酥芋生產脫毒原原種的技術體系;(4)建立崇明香酥芋綠色安全配套栽培技術模式。
該項目資助額度不超過80萬,實施期限不超過3年。
課題2 崇明佛手山藥種質資源保護與創新研究
研究內容:(1)在崇明區廣泛收集崇明山藥種質資源,對收集的種質資源進行主要農藝性狀和純度調查,對于符合本地特色的種質材料進行組織培養。(2)優化組織培養體系,探索種薯快繁技術,并測定品質和產量性狀。(3)開展整合代謝組學分析,檢測、量化和編錄抗氧化性、糯性等內源性代謝物質組成及其變化規律,鑒定/揭示佛手山藥的抗氧化活性及抗氧化物質如多酚類化合物中的組成。(4)對已經組培脫毒、提純復壯的崇明山藥品種進行品種認定,進行種子繁育。(5)開展崇明山藥品種配套栽培技術研究,形成綠色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
考核指標:(1)認定品種1個,建立崇明山藥種質資源圃3~5畝;(2)鑒定風味物質、營養成分及糯性相關的關鍵組份;(3)發掘營養品質相關遺傳位點,對重要基因進行分子標記;(4)建立綠色安全配套栽培技術模式。
該項目資助額度不超過80萬,實施期限不超過3年。
課題3 崇明韭菜種質資源保護與創新研究
研究內容:(1)在崇明區廣泛收集崇明韭菜種質資源,對收集的種質資源進行主要農藝性狀和純度調查,對于符合本地特色的種質材料自交留種,進行加代純化。(2)對加代的株系材料進行植物學性狀和生物學特性調查,測定品質和產量性狀。(3)開展整合代謝組學分析,檢測、量化和編錄內源性代謝物質組成及其變化規律,分析/鑒定崇明韭菜的特色風味物質。(4)對已提純復壯的崇明韭菜進行品種認定,進行種子繁育。(5)開展崇明韭菜品種配套栽培技術研究,形成綠色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
考核指標:(1)認定品種1個,建立崇明韭菜種質資源圃3~5畝;(2)鑒定關鍵的風味物質、營養成分等相關的關鍵組份;(3)發掘營養品質相關遺傳位點,對重要基因進行分子標記;(4)建立綠色安全配套栽培技術模式。
該項目資助額度不超過80萬,實施期限不超過3年。
課題4 北緣柑桔品種資源收集、篩選及適應性研究
研究內容:(1)通過開展柑桔品種資源收集與篩選,調整本地柑桔品種結構,豐富本地適栽品種。(2)建立北緣地區柑桔資源圃,收集國保存內外柑桔新優品種。(3)通過對品種生長特性和果實性狀評價,篩選出抗凍性好、品質優的柑桔品種。(4)開展新優品種推廣示范種植。
考核指標:建立北緣地區柑桔品種資源圃30畝,其中露地設施15畝,保護地設施15畝;引進柑桔類品種資源300~350份;篩選出本地柑桔適栽品種2~3個,建立20畝新品種推廣示范園;完成柑桔良種認定2~3個;獲得柑桔新材料4~5份,其中申請品種登記1~2個。
該項目資助額度不超過100萬,實施期限不超過3年。
專題二:花卉新品種選育及產業化示范
課題1 崇明特色花卉種質資源收集利用研究
研究內容:收集百合、芍藥、唐菖蒲、崇明水仙、西紅花、香雪蘭等崇明本地特色花卉種質材料100份以上,開展各材料提純復壯,建立品種觀察圃和資源保存圃,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優勢的資源品系;建立良種繁育圃,形成一套良種繁育技術體系,實現崇明本地特色品種的規模化生產。
考核指標:收集崇明六大特色花卉種質材料100份以上,形成具有一定優勢的品系5~8個;制訂一套符合崇明氣候特點的良種繁育技術規范;建立種質資源原種圃5畝、良種繁育圃10畝,建立優良品種核心展示基地100畝;發表科技論文2~3篇;培養5~10名年輕科技人員,熟練掌握花卉良種繁育和生產技術等技術要領。
該項目資助額度不超過100萬,實施期限不超過3年。
課題2 香豌豆品種保育及新品研發關鍵技術應用研究
研究內容:(1)建立香豌豆種子資源庫及雜交育種體系。引進日本、英國及荷蘭等地優質香豌豆種子資源,收集保育崇明本地種子資源,建立香豌豆主要性狀的評價及傳統雜交育種體系。(2)創制香豌豆高效基因編輯系統。利用單子葉植物高效基因編輯系統,通過在香豌豆原生質體驗證和優化基因編輯,建立高效的香豌豆基因編輯系統。(3)建立香豌豆遺傳轉化體系。選擇葉片及葉柄等組織誘導愈傷組織,建立高效率的香豌豆遺傳轉化體系。(4)通過設計基因編輯靶序列,構建載體轉化香豌豆,將基因編輯獲得的斑葉香豌豆和微型香豌豆材料,通過組織培養擴繁獲得大量的斑葉香豌豆新種質。
考核指標:(1)構建香豌豆中高效的基因敲除載體一套,靶位點的編輯效率大于60%;(2)建立香豌豆的基因編輯精準性狀改良平臺,創制斑葉香豌豆和微型香豌豆新種質各20份;(3)申請2項相關專利(至少1個新品種專利),發表科技論文3篇;(4)年產出高品質香豌豆切花50萬支以上。
該項目資助額度不超過100萬,實施期限不超過3年。
專題三:農技人員科技試驗與應用研究
為提升本區農業技術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實踐能力,支持本區農業農村委系統內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人員,結合崇明農業生產需求,在農業科技試驗基地內開展新品種、新技術的應用研究,為新品種、新技術在本區大面積推廣積累詳實的試驗數據,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10萬元,實施期限不超過2年。
專題四:新型經營主體科技創新技術研究
支持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在崇自主開展農業綠色生產技術、產品、裝備等創新研究,鼓勵主體自主研發申請新品種權、技術發明,激發新型經營主體科技創新活力。優選支持市級及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市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
該專題支持不超過10項,每項資助額度不超過30萬元,實施期限不超過2年。
二、申報要求
1.項目申報單位應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國內企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農業科技成果實用性研究和創新應用單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
2.研究內容已經獲得財政資金支持的,不得重復申報,項目的主要實施地點需在本行政區域范圍內。
3.申報項目若提出回避專家申請的,在提交項目可行性方案同時,由申報單位出具公函提出回避專家名單及理由。
4.項目申報單位、項目負責人、項目參與人應遵守科研誠信管理要求,項目負責人應承若所提交材料的真實性,申報單位對申請人的申請資格負責,并對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進行審核,不得提交有涉密內容的項目申請。
5.主持申報企業、合作社需注冊成立一年以上,并提供由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出具的企業信用報告原件一份。(具體申領方式可關注“上海征信查詢指南”微信公眾號查詢)
6.已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崇明區農業科創在研項目2項及以上者,不得作為項目負責人申報。
7.項目經費預算編制應當真實、合理,符合《上海市崇明區農業科創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的有關要求。
三、申報方式
符合申報要求的申請單位需認真填寫《上海市崇明區農業科創項目可行性報告》(詳見附件),將word電子版發送至shcmkczx@163.com郵箱,紙質版一式六份加蓋公章后交崇明區生態農業科創中心。
材料受理時間:2021年8月6日至8月19日,逾期不再受理。
材料受理地址:崇明區城橋鎮八一路335號北三樓
材料受理聯系人:葉成利,聯系電話:13764369058
李林茹,聯系電話:13681612028
四、評審方式
上海市崇明區生態農業科創中心在材料受理之后,根據申報要求及相關規定對申報材料進行形式審查,形式審查不通過的視為無效申報且不得進入后續評審。
附件:上海市崇明區農業科創項目課題可行性報告
崇明區農業農村委員會 2021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