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2021首屆“科創中國”創投大賽的報名通知
2021首屆“科創中國”創投大賽,由中國科協發起,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蘇州、武漢等城市設立賽區,以點帶面輻射全國,優化區域協同創新方式,推動全國創新資源流動與共享,將創投會打造成為全國性品牌活動。通過歷時長達半年的項目征集與密集路演,多維度激發全社會創新熱情,提振跨區域創新合力活力,助力優秀創新成果和創新人才脫穎而出。
大賽共設置六個行業領域,分別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綠色低碳、數字經濟。
官方報名通道:https://shanghai.sziiep.com/gm/pc/
上海輻射長三角地區除(武漢、杭州、蘇州)的賽區項目推薦欄選擇采云(上海)即可報名成功!
備注:項目報名成功后截圖給我們組委會報備!
大會簡介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先行示范區”雙區建設和實施綜合改革試點重大歷史機遇,根據中國科協“科創中國”總體部署,在深圳創新創業投資大會的基礎上打造“科創中國”品牌活動,發揮科協組織服務創新創業優勢,促進創新創業項目與創業政策、創投資本、創業服務的有效對接,促進科技和經濟深度融合發展,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會同廣東省科協、深圳市科協舉辦2021年“科創中國”創新創業投資大會。
一、大會主題
智創中國 點亮夢想
二、目標定位
(一)以會引才:推動科技領軍人才建設
通過大會匯聚一批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經濟、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綠色低碳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點的高水準人才團隊,優化人才隊伍結構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速高水準人才團隊成長落地。
(二)以會強服:促進科技項目落地轉化
通過大會建立完整的項目成果交易服務體系,包含項目投融資服務和項目輔導、項目訓練營、專家對接、媒體宣傳等項目轉化促進計劃,推進國際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建設,幫助創新創業項目健康發展。
(三)以會興業:打造高成長產業集聚群
通過大會匯集一批頂尖項目、人才及投資機構,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優勢,形成高成長、高技術含量的產業集聚群,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三、大會亮點
(一)對接“科創中國”國家平臺,多維度激發全社會創新熱情
同步推進項目征集與密集路演,歷時長達一年,不斷積聚話題熱度,多維度激勵創新創意,助力優秀創新成果和創新人才脫穎而出。
(二)以點帶面輻射全國,激活區域經濟,讓創新沒有孤島
以深圳為中心,以北京、上海、杭州、蘇州、武漢等重要城市為支點,以點帶面輻射周邊地邊,縱深激發區域創新活力,為我國經濟全面復蘇賦能。
(三)全資源、全要素、全方位,支持科技項目落地轉化
政產學研金服用全資源要素介入并有機融合,全方位給予配套支持,打通技術轉移轉化堵點,構建配置優化、運轉高效的創新生態。
(四)年終兩會合璧盛大頒獎,拓展國際合作空間
年末將在大灣區科技大會(GBAS)上舉行盛大頒獎典禮,與諾貝爾獎得主、國際巨頭企業家等頂級科技領袖同臺對話、項目對接,以國際化的視野高度拓展更廣闊發展空間。
四、大會時間
2021年3月-12月
五、組織單位
指導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深圳市人民政府
主辦單位: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龍華區人民政府、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戰略合作: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英國工程技術學會
承辦單位:深圳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深圳市科技交流服務中心、深圳國際創新創業服務平臺、深圳創新創業投資聯合體、深圳市科聚灣區經濟研究院
協辦單位:福田區科技創新局、福田區科學技術協會、羅湖區科學技術協會、鹽田區科學技術協會、南山區科學技術協會、寶安區科學技術協會、龍崗區科學技術協會、龍華區科技創新局、坪山區科技創新局、光明區科技創新局、大鵬新區科技創新和經濟服務局(根據分會場實際情況再增加)
支持單位:深圳市投控東海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天使母基金、廣東粵財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東方富海、國宏嘉信資本、中山大學深圳研究院、中國科技金融聯盟、香港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深圳市高新投集團有限公司、深圳擔保集團有限公司、同創偉業、松禾資本、梅花天使創投、時代伯樂、虛擬大學園、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大學、清華大學國際研究生院、中山大學創業中心、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港產學研基地、沸騰創投、華蓋資本、任君資本、布谷資本、深圳市科技創業促進會、博士科技、今日人才等
支持媒體:央視(一套、二套、新聞頻道、英文頻道)、新華社、新華網、中新社、人民網、人民日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廣東衛視、鳳凰衛視、深圳衛視、i深圳、香港衛視、創業英雄匯、中國青年報 、科技日報、健康時報、騰訊網、鳳凰網、科學網、愛奇藝科技頻道、深圳特區報、深圳商報、創業邦、億歐網、36氪、獵云網、創客貓等
六、組織架構
大會成立組委會,負責大會總體指導和統籌規劃等事宜,由主辦單位相關領導成員組成。組委會下設執行委員會和大會秘書處(設在深圳產學研合作促進會,以下簡稱秘書處),負責大會的方案編制、統籌規劃和溝通協調等事宜。
(一)大會組委會
組委會主任
林 祥 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
組委會副主任
張治平 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駐會副主席
陳建民 深圳市龍華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
孫 楠 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
組委會成員
林肇武 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秘書長、辦公室主任
蘆 江 深圳市龍華區科技創新局局長
陳志遠 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部長
王 棟 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學會部部長
李 松 深圳市科技交流服務中心主任
張向榮 深圳市科技交流服務中心策劃部部長
徐 陽 深圳市福田區科技創新局局長、科協主席
郭桂林 深圳市羅湖區科技創新局局長、黨組書記
曹 筠 深圳市鹽田區科技創新局局長
曹 環 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創新局局長
于劍鋒 深圳市寶安區科技創新局局長、科協主席
林逸濤 深圳市龍崗區科技創新局局長
黃 鳴 深圳市坪山區科技創新局局長
趙彩霞 深圳市光明區科技創新局副局長
段曉偉 深圳市大鵬新區科技創新和經濟服務局局長
白 雪 深圳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冼漢迪 國宏嘉信資本聯合創始人
蔣露洲 深圳市投控東海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
組委會顧問(擬邀請)
Toshio Fukuda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IEEE2020年總主席
何志明 美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原副校長
丁 漢 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
陳俊龍 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歐洲科學院院士、IEEE Fellow
羅仁權 IEEE Fellow、IEEE工業信息期刊總主編
李文榮 香港城市大學協理學務副校長
裴端卿 國家干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專家組組長
鄧文炳 臺北醫藥大學干細胞研究中心教授
劉云輝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天石機器人研究所所長
王蘇生 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辦公會成員、創新創業學院院長
彭鴻林 鯤鵬資本董事長
劉蘇華 深圳高新投董事長
陳明先 廣東粵財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厲 偉 松禾資本創始合伙人
陳 瑋 東方富海董事長
肖 冰 達晨創投總裁
蔡達建 高特佳投資董事長
肖水龍 創東方投資董事長
譚偉豪 深港聯合投資基金合伙人
傅哲寬 啟賦資本董事長
劉俊宏 東方賽富董事長
劉寧湘 廣東粵科創投董事長
蔣國云 時代伯樂董事長
丁寶玉 同創偉業董事總經理
湯大杰 勤智資本董事長
孫東升 原深創投總裁
姚振華 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杰良 富士康集團CTO
徐 航 深圳邁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思民 深圳市海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宏生 創維集團創始人
周 劍 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杜 蘭 科大訊飛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
范文波 原深圳市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
(二)執行機構
分會場負責人:王棟、魏曉佳
項目路演負責人:王棟、李松
項目對接會與項目評審負責人:李松、張向榮
新技術場景應用大賽負責人:王棟
大會執行負責人:白雪
(三)大會秘書處
組委會下設大會秘書處,負責大會日常事務。下轄三個部門:綜合協調部、項目統籌部、策劃執行部。
秘書長:白 雪 深圳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綜合協調部:負責擬定大會和配套活動總體方案;負責對接深圳科協、政府相關部門以及各區科協,協調相關事宜;協助邀請大會啟動儀式、閉門會議和頒獎典禮嘉賓;全程協調、跟進相關機構執行工作,統籌處理其他工作。
項目統籌部:負責征集項目,組織專家進行項目評審及后續項目服務等工作。
策劃執行部:負責組織大會啟動儀式、閉門會議和頒獎典禮的方案策劃、會場預定、場地布置、會務執行及大會整體宣傳和媒體發布工作。
七、大會內容
(一)大會環節
此次大會以項目落地、轉化、合作為目的,充分整合項目與資金、產業鏈上下游、政策服務、空間載體等資源的對接。大會分為新聞發布會、項目征集、配套活動、分會場初審會、專家終審會、材料審查與獎項確定、閉門對接會&項目展示、頒獎典禮、會后服務9個環節。
(二)大會領域
此次大會設置6個行業領域的項目對接,分別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綠色低碳、數字經濟。
八、報名條件
本屆大會報名分為企業組和團隊組兩類:
(一)企業組
(1)企業具有創新能力和高成長潛力,主要從事高新技術產品研發、制造、生產及服務等方面業務,擁有知識產權且無產權糾紛。
(2)在中國注冊且符合國家劃型標準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非滬深證券交易所上市企業)。
(3)企業經營規范、社會信譽良好、無不良記錄。
(4)企業2020年銷售收入不超過10億元。
(二)團隊組
(1)在大會報名截止日前尚未注冊成立企業的、擁有科技創新成果和創業計劃的創業團隊(如海外留學回國創業人員、進入創業實施階段的優秀科技團隊、大學生創業團隊等)。
(2)核心團隊成員不少于3人。
(3)報名項目中的產品、技術、專利歸屬參會團隊,且無產權糾紛。
大會流程及時間安排
九、大會流程及時間安排(具體時間可根據推進情況進行調整)
(一)新聞發布會 (2021年4月下旬)
深圳會場:在深圳舉辦新聞發布會,組委會將邀請指導單位、主辦單位、支持單位、合作單位以及媒體代表參加。同時在大會官網、主流媒體、新媒體等平臺廣泛、持續發布大會信息。
異地分會場:各地區承辦單位需安排人員前往深圳參與新聞發布會活動,并且在前后時間段在所在地區舉辦啟動儀式或者新聞發布。
(二)項目征集(2021年1月-8月下旬)
深圳會場:組委會將協助開通深圳地區分會場報名通道,參會項目需在8月31日前統一登錄大會官方網站報名;
異地分會場:組委會將協助開通當地報名通道,參會項目需在8月31日前統一登錄大會官方-當地通道網站報名;
海外項目無法通過國內官網進行報名,相關承辦單位可向報名項目發相關報名通知以及報名表,通過郵箱收集相關資料再遞交至組委會;
所有報名項目應提供完整報名資料,并對所提供參會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負責。在報名期間將同步對其報名項目的材料齊全性進行審核,并在5個工作日內反饋報名結果。未通過資格審核的項目,可在報名截止日前補充、修改材料。
(三)分會場初審會(2021年5月-9月中旬)
深圳會場:由大會承辦單位、協辦單位(區科協或科創局)、商協會、企事業單位、投資機構等渠道組織舉辦深圳地區初審會;
異地分會場:由地方承辦機構組織其分會場初審會;
各分會場均需按照項目評審辦法對其項目進行初步評審,并評審出各行業排名得分前25%的項目進入專家終審會。
(四)配套活動(2021年4月-11月上旬)
大會各分會場承辦單位、協辦單位以及各項目征集渠道組織需以“科創中國”創新創業投資大會的名義開展配套活動(不局限于項目對接會、項目路演、企業對接專場等);
在開展配套活動前,各分會場承辦單位需提前向組委會說明,活動結束后需將相關照片、新聞稿、數據等提交至組委會。
(五)專家終審會(2021年9月下旬-10月下旬)
深圳會場:大會組委會將組織專家評委首先通過線上網絡評審的方式,對入選專家終審會的項目進行評審,按各行業項目的得分排名,初步篩選出部分項目進入項目實戰路演環節(深圳會場項目:線下參與;異地分會場項目:線上參與)。綜合線上評分,最終選出排名靠前的項目進入材料審查環節。
異地分會場:對初審會篩選出的前25%項目開展路演評審會,組織專家評委打分,評選出各行業排名靠前的優質項目,將評分表及項目資料提交至組委會秘書處并進行線下地區頒獎授牌儀式,同時需組織項目參與深圳會場的專家終審會項目實戰云路演環節,與來自各地分會場的優質項目展開云PK,大會組委會統一組織專家評委進行線上評審打分。綜合地方及深圳會場評分,按獎項類別確定最終獲獎項目進入材料審查環節。
(六)材料審查與獎項確定(2021年11月上旬)
大會組委會將組織審查小組,對入圍項目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查(審查期間,若發現項目存在報名信息虛假等問題,將取消其獲獎資格,該資格由排名后一位的項目進行替補,以此類推),最終由大會組委會確定最終獲獎項目名單,其中榜單分為行業類與綜合類,具體如下:
1、行業類(6大行業):《最具投資價值團隊》、《最具投資價值企業》;
2、綜合類:《最具成長潛力項目》、《科技創新領軍人物》;
同時根據項目征集數量、大會執行機構與分會場組織等情況,由大會組委會評選出《最佳組織機構》與《最佳合作機構》。
(七)閉門對接會與頒獎典禮(2021年11月)
大會組委會根據項目情況,將選取兩天時間于深圳舉辦閉門對接會與頒獎典禮。
閉門對接會將搭建項目方和創投機構、銀行機構對接平臺,根據大會項目行業特性設置6個行業對接區域,入選項目與創投機構、銀行機構進行現場對接,最終確定投資意向,同時對優秀項目進行展示和推介,由大會秘書處負責組織執行。
大會閉門對接會頒獎典禮將與大灣區科技大會(GBAS2021)共同舉辦,屆時頒獎典禮擬邀請主辦機構、政府相關部門、媒體、投資機構、參會項目方、各地區承辦方、合作機構等代表參加,預計參會人數為500人。
異地分會場:地方承辦方需通知及組織獲獎項目方參與閉門對接會及頒獎典禮環節,并積極推薦投資機構給到組委會參與到閉門對接會中。
(八)會后服務
深圳國際創新創業平臺將在會后對參會項目進行持續服務,搭建國際創新創業平臺成果轉化中心,建立科技經理人制度,參會項目可通過深圳國際創新創業平臺官網參與線上資源對接科技經理人持續對優質參會項目進行貼身“保姆”式科技服務、常態化跟蹤服務,通過線上線下多元化結合,加速推動項目成果轉化落地。
大會獎項
大會組委會將組織審查小組,對入圍項目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查(審查期間,若發現項目存在報名信息虛假等問題,將取消其獲獎資格,該資格由排名后一位的項目進行替補,以此類推),最終由大會組委會確定最終獲獎項目名單,其中榜單分為行業類與綜合類,具體如下:
1、行業類(6大行業):《最具投資價值團隊》、《最具投資價值企業》;
2、綜合類:《最具成長潛力項目》、《科技創新領軍人物》;
同時根據項目征集數量、大會執行機構與分會場組織等情況,由大會組委會評選出《最佳組織機構》與《最佳合作機構》。
十、大會保障及服務
(一)科技經理人服務
深圳國際創新創業平臺將建立技術經理人制度,建全項目全流程服務體系,技術經理人將在會中、會后持續對本次大會的項目進行跟蹤,提供政府政策宣講、項目投融資路演、專家對接、成果轉化等服務,重點聚焦優質項目常態化路演,幫助項目尋求資金、推動項目快速發展。
(二)投融資服務
大會將成立國際創新創業投資聯盟,該聯盟成員包含各大知名投資機構、銀行機構。投資聯盟擬將針對大會獲獎項目的投資成立專項投資基金,投資基金規模10個億,首期基金規模5個億。同時也還將聯動銀行機構,對大會獲獎項目提供優質債權資金服務。大會同時與中國科協“科創中國”平臺對接,將優質項目納入“科創中國”項目庫,匯聚線上資源促進項目健康快速發展,降低創新創業成本,促進創新要素有序高效流動,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協同創新網絡。
(三)銀行授信服務
大會將聯合知名銀行,針對本次大會中的報名項目專門設計抵押貸、信用貸、信用授信等債權融資的優惠方案,為有債權融資需求的項目提供銀行服務。擬總授信額度100億。目前擬合作銀行包括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光大銀行、廣發銀行、交通銀行、渣打銀行、花旗銀行、華夏銀行等。
(四)政策支持服務
為更好地提供政策支持服務,組委會成立政策服務中心,針對大會報名項目的不同需求,于會中會后為其規劃相關政策申報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人才補貼、住房保障、啟動資金補助、免費辦公場所等扶持政策申報。
(五)創業服務
大會打造“1+N”服務為大會優質項目提供除投融資外的其他創業相關服務,并根據不同的創業服務建立不同的服務中心,具體包括:人才服務中心、項目空間服務中心、資源對接服務中心、商業企劃服務中心、房屋租賃服務中心、法律服務中心、財稅規劃服務中心、管理咨詢服務中心。
(六)挖掘提升服務
深圳國際創新創業平臺將建立政、產、學、研、金、介、用協同創新共享機制,為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落地提供各項保障,并將持續充分挖掘企業(團隊)潛力,提升企業(團隊)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