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關于支持上海旅游業提質增能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征詢公眾意見的公告
為積極應對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對旅游業的影響,推進旅游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上海旅游業復蘇,積極發揮旅游業穩增長、保就業、促消費作用,在2020年實施上海旅游助企紓困措施的基礎上,著眼上海旅游業新發展階段、新特點、新需求,加快培育旅游產業新高峰、新動能、新優勢,為上海國際消費中心建設貢獻更大的旅游力量,現提出促進旅游業提質增能支持措施。現將《關于支持上海旅游業提質增能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希望市民和各有關單位就相關內容提出意見和建議。有關事宜公告如下:
??一、市民和各有關單位可以將書面意見直接寄送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也可以發送電子郵件。
??來信地址:上海市大沽路100號,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產業發展處,郵編:200003
??電子郵件地址:shwhcy@126.com
??二、征求意見截止日期為2021年6月23日。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1年5月24日
相關附件
關于支持上海旅游業提質增能的若干措施
(征求意見稿)
為積極應對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對旅游業的影響,推進旅游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上海旅游業復蘇,積極發揮旅游業穩增長、保就業、促消費作用,在2020年實施上海旅游助企紓困措施“12條”的基礎上,著眼上海旅游業新發展階段、新特點、新需求,加快培育旅游產業新高峰、新動能、新優勢,為上海國際消費中心建設貢獻更大的旅游力量,現提出促進旅游業提質增能“新12條”支持措施。
一、加大惠企金融支持。鼓勵在滬金融機構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和上海銀行等按市場化原則,積極搭建平臺,創新金融產品,優化金融服務,加大對本市民營小微旅游企業的信貸支持,提升本市旅游企業信用貸款發放占比。支持本市旅游企業通過私募基金投資、掛牌上市、發行債券等方式拓展融資渠道,積極開發旅游保險產品,助力旅游市場加快復蘇。
加大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對旅游市場主體的融資增信力度,對符合《上海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融資擔保基金運作規則》中規定的重點支持類的旅游業經營主體,上海市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融資擔保基金管理中心予以優先支持。
二、幫助企業拓展本市旅游消費客源市場。鼓勵各單位委托本市旅行社做好本市相關單位建黨百年主題活動、黨建主題研修活動、黨史學習等活動服務。引導本市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工會開展春秋游活動。鼓勵本市企業組織職工在市內療休養。支持市區教育部門指導中小學選擇有資質且管理規范、社會聲譽良好的本市旅行社開展市內研學實踐教育服務,實施學生優惠票價及學生總量5%的困難學生免費額度。聯合市總工會、市教委、市民政局,鼓勵分層分類錯峰開展“百萬職工看花博”“百萬學生看花博”“百萬居民看花博”。
三、有序放開文化和旅游活動場所。本市旅游景區、上網服務場所、娛樂場所、劇院等演出場所,在場地方落實好各項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接待消費者人數比例不再做統一限制。本市博物館、美術館接待參觀人數比例不再做統一限制,但不得超過核定最大承載量。
四、加大旅游專項資金支持力度。擴大2021年度本市旅游發展專項資金支持規模,重點支持旅游產業發展促進、旅游投資項目、旅游數字化轉型、城市形象提升、旅游公益設施建設、重大旅游活動等項目,盡快啟動2021年度旅游專項資金的申報、審核工作。
五、推進旅游目的地建設。推動資本和旅游重大項目精準對接,建立本市重大旅游項目庫,各區要參照市級重大項目做法,按年明確區級重大項目,予以重點推進。對重大旅游項目采取市區兩級跟蹤體系,定期報告項目推進情況和需要協調解決的問題。建設旅游項目招商線上門戶,舉辦旅游投資招商會、洽談會、重點旅游投融資項目路演活動。圍繞“五大新城”等重點旅游項目,邀請國內外旅游投資企業、旅游上市公司、金融機構、基金機構、VC機構,券商機構等,為旅游項目提供高效對接資本市場的交流平臺,促進旅游項目投資落地。
六、打造紅色旅游、品牌旅游。以紅色文化為景深,江南文化為底色,海派文化為特質,全方位提升上海紅色文化旅游。加強紅色旅游景區(點)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紅色研學游,聯合共青團開展“上海百萬青少年紅色大尋訪”活動。征集、推介“紅色實景黨課”。設立上海品牌游。拓展浦江游、古鎮游、非遺游、建筑可閱讀、城市微旅游等品牌游建設。提升古鎮游業態,推進商旅文充分融合。深度挖掘非遺資源,加強非遺保護傳承,打造非遺游系列品牌產品。打造長三角聯動的旅游圈。
七、支持企業旅游數字化轉型。支持運用數字全息、VR等技術發展全景旅游、沉浸式旅游等虛擬現實交互旅游場景,“升維”旅游體驗。支持運用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供非接觸式旅游服務,完善景區數字服務管理系統。打造20個數字景區和600個數字酒店。支持旅游資源數字化建設,創新旅游產品形態。支持云旅游、直播旅游等新業態發展。
八、支持企業開展旅游人才培訓。支持本市企業開展旅游人才技能培訓。鼓勵本市旅游企業結合崗位技能需求,組織在崗職工參加職業培訓,按本市各區使用地方教育附加專項資金開展職工培訓的相關規定享受企業職工職業培訓補貼。疫情影響期間,鼓勵本市旅游企業依托線上培訓平臺組織在崗職工參加線上職業技能培訓,按本市受疫情影響企業職工線上培訓補貼的相關規定享受培訓補貼。2021年12月31日前,對新吸納相關勞動者的本市旅游企業、受疫情影響但仍為職工發放工資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旅游行業困難企業,按規定給予以工代訓補貼。
九、加強旅游宣傳推廣營銷。發揮“四季上海”發布平臺作用,實施“上海旅游宣推計劃”。支持本市旅游企業參加國內外旅游展會、開展線上線下雙線推廣,利用高鐵、地鐵、機場等區域投放廣告,開展旅游產品的國內外宣傳推介。推出新媒體城市旅游宣傳大賽,開展浦江游攝影大賽,加大新媒體城市旅游宣傳力度。
十、支持企業參與重大活動接待服務。搭建本市旅游企業與大型節展活動的對接平臺,建立定向對接機制。借助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世界技能大賽等展會、展覽、賽事、論壇、節慶、演藝活動,針對商務游客、粉絲觀眾、參展商等不同群體開發高品質會獎旅游產品、個性化定制旅游服務等。
十一、落實國家惠企政策。對降低本市文旅企業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執行期限延長至2022年4月30日。對“免征文化事業建設費”政策執行期限延長至2021年12月31日。暫時退還的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至2022年2月5日前返還。
十二、優化為企服務營商環境。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 “證照分離”改革,逐步實施綜合監管、智慧監管和信用監管。以包容審慎監管促進旅游新興業態健康發展。將市旅游發展專項資金申請納入“一網通辦”總門戶“一件事”專線功能。不斷凈化旅游環境,遏制旅游亂象,加大對非法“一日游”整治力度。
鼓勵各區發揚比學趕超精神,營造有利于旅游產業健康發展的環境,結合本區實際,打造更好服務企業、游客的特色產品。
本措施自2021年 月 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