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2021年度省前沿引領技術基礎研究專項項目指南》及組織推薦項目負責人的通知
蘇科資發〔2021〕94號
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三屆九次全會精神,2021年省前沿引領技術基礎研究專項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目標定位,堅持“四個面向”,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圍繞產業變革需求,加強對關系根本和全局的重大產業科技問題的研究部署,突出“從0到1”的重大原創研究,促進基礎研究與產業跨越對接融通,塑造創新發展新優勢,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筑牢基礎。
一、支持重點
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把握產業變革趨勢,強化原創導向,堅持需求牽引,聚焦我省重點發展的13個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和未來產業培育,圍繞重大科學前沿或重大產業前瞻問題超前部署前沿專項,遴選頂尖科學家組織實施,力爭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取得一批標志性成果,形成一批變革性技術,努力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的重大突破。
二、項目類別
專項項目分前沿項目和探索項目兩類,實行持續穩定支持和動態調整相結合的管理機制。每個指南方向遴選確定1-2名項目負責人,每位項目負責人領銜組織1個項目。本專項2021年將擇優支持前沿項目3項左右,探索項目12項左右。
1.前沿項目。前沿項目每項資助經費2000萬元左右,項目實施周期一般為5年,每個項目設置課題不超過4個,項目實施3年后進行中期評估,根據研究進展情況相應調整支持力度。
2.探索項目。探索項目旨在凝練變革性技術方向和目標,逐步形成重大項目的課題任務、核心團隊構成和實施基礎,每項資助經費500萬元左右,實施周期一般為3年,不進行中期評估,項目實施3年后進行階段驗收,確有重大技術變革突破可能的,擇優再予以持續資助。
三、項目組織
1.實行預申報和可行性論證相結合的組織方式。先遴選確定項目負責人,再由項目負責人組織團隊形成具體研究方案,經論證后立項實施。
2.通過綜合評審擇優確定立項項目。申報的前沿項目,如項目評價結果符合遴選標準但作為前沿項目組織實施的條件尚不成熟的,經項目負責人同意,可調整為探索項目予以資助。
3.賦予項目負責人充分科研自主權。探索項目負責人組織編制項目計劃任務書,論證通過后立項;前沿項目負責人起草項目邀約書,提出研究任務、項目組織和課題設置初步設想,由我廳向社會公開發榜。項目負責人視揭榜情況自主選聘科研團隊,自主確定研究課題,自主安排經費使用,編制項目計劃任務書,經論證后立項。
四、項目負責人推薦
(一)推薦條件
1.推薦人選由其所在單位審查推薦。推薦單位須是在我省注冊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業等各類科研主體,應具備開展重大基礎研究的條件和保障能力,原則上在相應研究領域建有國家重點實驗室。
2.推薦人選須在相關領域有較深學術造詣并取得突出成績,受到國內外同行普遍認可,組織協調能力強,具有領軍才能(參考條件見附件2)。
3.推薦人選應是推薦單位正式全時在職人員,具備開展高強度科學研究活動的健康條件,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組織相關研究工作。
4.推薦人選擬開展的項目研究應符合本計劃定位要求,屬于指南支持的領域和方向,可涉及相關指南條目的全部或部分內容。項目應具有較強原創性、前沿性和前瞻性,中短期有望取得“從0到1”的重大原創突破,催生引領產業集群創新發展的變革性技術。
5.每個指南方向可申報前沿項目,也可申報探索項目,推薦人選綜合考慮自身項目研究任務和團隊情況決定所申報的項目類別。
6.已有在研省科技計劃項目或已申報2021年度省科技計劃項目的科研人員,仍可作為項目負責人選推薦;作為項目負責人已承擔過專項項目的科研人員,不能再次作為項目負責人選推薦。
(二)推薦要求
1.推薦人選由各推薦單位負責審核并直接向省科技廳推薦,每個單位每個指南方向可推薦1-2位(Z012指南方向推薦1位) 。
2.推薦人選按照項目指南要求(見附件1),選擇相應的條目進行申報;項目研究方向按省基金申報代碼要求填寫(申報代碼見省科技計劃管理信息平臺首頁)。
3.推薦單位和推薦人選按指南要求提交項目預申報書,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項目研究內容,重點闡述項目的研究目標和考核指標、創新思路、研究方案和研究基礎等,字數不超過5000字;二是科學家簡介,即科學家與項目方向相關的研究經歷介紹,字數不超過3000字(預申報書格式見附件3)。
4.全面實施科研誠信承諾制。嚴格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科研誠信建設的實施意見》(蘇辦﹝2019﹞39號)和《關于進一步壓實省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任務承擔單位的科研作風學風和科研誠信建設主體責任的通知》(蘇科監發﹝2020﹞319號)有關要求,推薦人選、項目申報單位均須在項目申報時簽署科研誠信承諾書,嚴禁剽竊他人科研成果、侵犯他人知識產權、偽造材料騙取申報資格等科研不端及失信行為。因不良信用記錄正在接受處罰的單位和個人,不得作為推薦人選。
5.項目研究要克服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傾向,注重標志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和影響。涉及人類遺傳資源采集、收集、買賣、出口、出境的需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執行。涉及實驗動物和動物實驗的,需遵守國家實驗動物管理的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及有關規定。涉及人的倫理審查工作的,需按照相關規定執行。
6.推薦單位在組織推薦時要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按照省科技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科技管理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工作的意見》(蘇科黨組﹝2018﹞16號) 及《關于轉發科技部(科學技術活動評審工作中請托行為處理規定)的通知》(蘇科監發﹝2021﹞44號)文件要求,嚴格執行全省科技管理系統“六項承諾”和“八個嚴禁” 規定,把黨風廉政建設和科技計劃項目組織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切實加強關鍵環節和重點崗位的廉政風險防控,積極主動做好推薦的各項服務工作,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和辦事效率。
五、 2022年重點研究方向建議征集
為切實做好專項的組織實施工作,更好地把握需求、凝煉重點、明確任務,現同時面向全省征集2022年度專項重點研究方向建議并常年受理。所建議的重點研究方向須瞄準未來產業競爭制高點, 緊扣我省重點發展的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見附件4),立足我省產業結構現狀和研究基礎,具有明確產業變革前景和原始創新價值。重點研究方向建議由科技人員自主提出,直接報省科技廳(建議的格式見附件5)。
六、其它事項
1.推薦材料統一用A4紙打印,按封面、項目信息表、項目預申報書、相關附件順序裝訂成冊,一式兩份(紙質封面,平裝訂)。推薦材料報送省科技計劃項目受理服務中心,地址:南京市龍蟠路175號江蘇省生產力促進中心102室。
2.推薦材料需同時在江蘇省科技計劃管理信息系統進行網上報送(網址:http://kjjh.jspc.org.cn)。推薦材料由推薦單位網上確認提交后,原則上不予退回重報。項目負責人初步評選確定后將在省科技廳網站(http://kxjst.jiangsu.gov.cn)進行公示,未評上的不再另行通知。
3.推薦材料網上填報截止時間為2021年5月28日17:00,逾期將無法提交或推薦。項目推薦紙質材料受理截止時間為2021年5月31日17:00,逾期不予受理。
4.常年受理專項重點研究方向建議,紙質材料一式兩份由所在單位審核后統一寄送省科技廳社發處,地址:玄武區成賢街118號215房間,電子版報送:fanj_kj@js.gov.cn。
聯系人:
省科技計劃項目受理服務中心
陳鐘文 喻夢伊
電話:025-85485899、025-85485897
省科技廳社發處 范軍 孫彥
電話:025-83616056、025-83363439
附件
1.2021年度省前沿引領技術基礎研究專項項目指南
2.項目負責人推薦人選參考條件
3.前沿引領技術基礎研究專項項目預申報書
4.13個先進制造業集群的重點方向和領域
5.省前沿引領技術基礎研究專項項目建議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2021年4月30日